可爱的孙女非常自信地对我说出了我的出生地,并问:“爷爷,我是不是很聪明。”这时应该如何回答孙女呢?我想大多数人会出于对晚辈的爱意给予夸赞。
最近像英语口语书籍一样,随着如何与儿童对话书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家长们的喜爱。
书中强调,家长比起责备,更应该尊重孩子的内心感受。例如面对哭泣不止的孩子时,比起说“哭什么哭,委屈你了”,而是应该要说“哭吧,等你哭完再说”;再例如比起对孩子说:“不吃这个你的身高就会长不高”,而是要和他说:“我们一起来好好品尝吧”;又比如说:“我和你说了多少次,还没记住”,而是应该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我希望你能记住”。但实际上这种事情又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呢?人活在世上难免会遇到自己意想不到的困难,也不能一生都只是在受他人的尊重。当一个从小在夸赞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开始受人藐视的话,最终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当恩师被孙女问“爷爷,我是不是很聪明”的时候,他却反问孙女道:“那你还知道你奶奶和你叔叔的家乡在哪儿吗?”也就是说,恩师通过给孙女反思的机会让她意识到“虽然有自己知道的,但不知道的更多,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因此,我就在想:我们作为家长不是给孩子背诵儿童对话书上的对话方式,而是应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深入思考的机会。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生成时间:7.56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