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故事当中有一则浪子的比喻。儿子向父亲要了家产,父亲给了儿子;儿子便带着家产离开了父亲,父亲没有劝他,也没有拦他。到了异地,儿子过着任意放荡的生活,父亲也没有去找他;儿子跟妓女一起乱混,父亲还是没有找他;儿子挥霍完了家产又在外乡遇见饥荒,父亲没有帮助他;儿子在猪圈里跟猪抢食,父亲还是没有帮助他。那时,儿子开始后悔了,想到父亲,他回到了父亲家里,并且跟父亲说 :“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反观父亲,父亲一直在做着相反的事情,说着相反的话。儿子离开的这段期间,父亲就开始为儿子准备衣服,戒指,鞋子,牛犊……准备一切的一切。当儿子真的回来了,对父亲说把自己当成一个雇工时,父亲却对下人说:“给我儿子穿衣服,戴戒指,穿鞋子,杀牛摆酒……”问其原因,再简单不过。父亲向着孩子都是怀着“爱”的。当然,根据孩子年龄不同,心态不同,父亲所给予爱也是不同的,也就是爱是分阶段的。“爱”分为四个阶段:
一、付出的爱;
二、管理与责备的爱;
三、困难与挫折的爱;
四、信心与等待的爱;
【付出的爱】是在孩子的初级阶段,这也是很明显能感受到的爱,孩子在这份爱里,会不断地成长,同时,孩子也学会了提出要求,学会了跟父母理论。这说明孩子已经成长了,那么,爱也该升级了。如果再拿着第一阶段的“爱”对待孩子,那么,你的孩子就永远长不大了。这时,父母应该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了。
【管理与责备的爱】在这个阶段,孩子是要管理的。但这个管理绝不是辖制,辖制会给自己的孩子设定很多孩子们不情愿的生活,让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空间。孩子只有在自由的时候,才会发挥自己的天生的特质。父母只要在这个方向上帮助孩子成长就可以了。但是一定要给予孩子心灵与生活上的管理,孩子的心弱小的时候,帮助他得到心灵上的力量;孩子的心骄傲的时候,那么,父母就要进入下一阶段了。
【困难与挫折的爱】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开始能做些什么,知道些什么,或者成就些什么,那么,孩子的心很容易变得骄傲,自满,从这时开始变得自
我,形成主张自己的特性。那么这时,您的孩子需要经历一些苦难与挫折了。因为通常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就已经不再被您掌控了,也就是不再情愿被您管理了,已经完全不肯受责备了。只有经历困难与挫折,孩子才会恍悟,开始渐渐回顾自己,思考、反省自己。到了这时,父母一般都会太心急,想把孩子一把掰过来,掰正了。可是,您还得等会儿。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生成时间:0.77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