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创世纪1:24~25)
进化论者达尔文的主张
举世闻名的进化论者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生于1809年2月12日,英国的著名医生家庭。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而中途放弃,之后在剑桥大学学习了神学。但是比起神学,他对于采集昆虫及博物学感到了浓厚的兴趣。1831年他作为博物学家参加了英国海军贝格尔舰环绕世界的考察航行,在5年的航旅当中考察了南美洲,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及南非。在这期间,他接触了未知的大自然,并亲眼观察了动物,植物,化石等很多实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通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时的经验与观察发现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同构型(samegeneraltype),并且彼此之间有着变异(Variation)。
他通过那次的航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物的种类并不按着神本来创造的样子繁殖并生存,反而会随着环境与外界条件而不断变化,会有新的物种产生,也会有原物种的灭绝。」1838年他又从T.R.马尔萨斯(ThomasRobertMalthus)的《人口论》(1798)中得到启示,开始着眼于「自然界的生存竞争」,并逐渐形成了「适者生存」及「自然选择与淘汰原理」等系统的进化思想。他主张生物会在给定的环境中展开生存竞争,适应环境的物种可以孳生繁衍,不适应的则会被淘汰。1859年他出版了《物种起源》这本书,在书中他讲到:「所有的生命体在数亿年的岁月中不断进化,通过自然淘汰及适者生存等的原理,分化(Specialization)为更为高等的生物体,并且这所有的生命体是由一个最初生命体(Originallife)进化而来。」
用一个玻璃瓶驳倒自然发生说的巴斯德
直到查尔斯.达尔文生活的19世纪后半期,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仍然认为「生物即使是在没有生命的物质当中也可能会自然产生:蛤蟆,蛇,鼠是在潮湿的土中产生,苍蝇是在粪堆里产生,蛆是在腐蚀的动物的尸体中自然产生。」对于此类的自然发生说提出反论是自从1668年列文虎克(AntonievanLeeuwenhoek)通过显微镜第一次发现微生物之后逐渐开始的。之后1861年通过法国的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的著名的玻璃瓶长颈实验证明自然发生说是虚构的。 巴斯德在几个长颈瓶里放了肉汁,在长颈瓶的颈部加热,使颈部成为S型,并在长颈瓶底部加热使肉汁沸腾,之后以这样的状态长时间保存。
这样,这个长颈瓶里的肉汁即使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也最终没有腐烂。巴斯德所构造的这个长颈瓶不但可以使空气流通,而且还会使空气中的微生物粘贴在S型的颈部而无法与肉汁发生接触。巴斯德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微生物在空气中存在,是微生物污染了无菌状态下的肉汁,而并不是肉汁本身能生成出微生物。
通过巴斯德的实验,人们明白到生命无法自然产生。假如有人在某液体当中偶然发现了微生物,那就是说明空气中的微生物已经进到了液体里面,或者原来在液体当中就存在着微生物。
我们可以发现,人的想法与思维方式是随着时代不断产生变化。在达尔文时代的人对于细胞学或微生物学之类的生命体微细构造还没有概念。他们相信了通过自己的眼睛亲眼观察到的事物,并以此来主张进化论。这个事实正体现了人观察能力的局限性。
神创造生物各从其类
「神说:\”地要生出活物来,各从其类:牲畜,昆虫,野兽,各从其类。\”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出野兽,各从其类;牲畜,各从其类;地上一切昆虫,各从其类。神看着是好的。」(创世纪1章24-25节)神在创造生命体时并不是造出了含有所有物种的可能性的一个「种子」,而是创造出所有的物种各从其类。就是在一开始就已经界定了一个物种与另一种物种之间能够被区分的遗传界线。猫只能生猫,并且猫无法与猴子或狗杂交生出新的物种,这就是从创世以来神所规定的生物界的法则。神创造所有的生物各从其类,并给每一个种类上放上了在生态,生理,遗传上独有的特性,使得它无法与其它种类杂交。生物能够具有这样的规律,就是由于神要将他所创造的世界有秩序地维持下去而准备的。
爬虫类进化成了人?
但是,进化论者认为,通过种与种之间的杂交会形成杂种,因此形成了现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物种。并且他们说两栖类进化为爬虫类,爬虫类进化为哺乳类,并且在哺乳类当中,猴子逐渐进化成了人类。那么爬虫类果真进化成为哺乳类了吗?
在小时候,我每当挤上拥挤的公交车上学,并在路上遇到交通堵塞看来要迟到时,就想:「这辆公交车能够长上翅膀飞到学校该有多好。」说爬虫类进化为哺乳类,就好比是我小时候的这个想法一样,是极其单纯的想象。
如果明白爬虫类与哺乳类是完全不同的生命体,就会知道这种进化是完全不可能的。虽然我无法在此把所有的不同点都列举出来,但是可以举出几个典型的特征。
并不是一个器官,而是需要所有结构的改变
首先,哺乳类是体温一直不会改变的恒温动物。相反,爬虫类的体温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爬虫类要想成为哺乳类首先体温需要受到有效地被调节。
每一个恒温动物都会维持一定的体温,为此有许多的器官工作。在恒温动物的皮肤里有「温度传感器官」,通过传感器官感知到的温度变化会通过神经元传达到大脑,在大脑又传达到温度的中枢神经——下丘脑。并且下丘脑不只是通过神经刺激感知出温度的变化,还会通过流经此处的血液的温度变化得到信息。下丘脑就像是一台自动调温器(Thermostat),一直使体温保持恒定。为此,它会向血管,汗腺,肺,以及所有的器官传达命令。
当血管的温度升高时,它就使血管扩张,并且通过流汗,以及做更多的呼吸运动使体温下降。相反,当血液的温度下降时,它就使血管收缩,使心跳放慢,使肌肉颤抖。通过这种散热,或抵制热的发散的方式,体温能够保持一定温度。
就这样,当哺乳类在外界温度的变化下保持体温时不只需要一个器官工作,而是需要身体的全部器官一起工作。所以,作为变温动物的爬虫类假如要成为恒温动物的话,则不只需要一个使血液保持温暖的机制,还需要发生很多的变化,在上述的其他很多的结构上发生改变。
每一个体内器官都被设计得完美的作品
其次,爬虫类是卵生,而哺乳类是胎生。哺乳类的雌性动物直到生出幼儿为止,在它体内持有提供营养的脐带,子宫,胎盘等很多特别而又复杂的器官。并且胎儿也有同样复杂的器官。在哺乳类的大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一个叫做『「动脉导管(ductusarteriosus)」的小血管。因为在子宫里的胎儿还无法通过自己的肺得到氧气的供应,所以会通过这个小血管得到肺所需的氧气。然而幼儿一旦出生便可通过肺进行呼吸来得到氧气,这个血管就会自己关闭。这个小器官是通过感知幼儿出生前后的变化而工作的,一生中只工作一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器官。它是为了维持生命而绝对需要的器官,是伟大的科学技术专家,完美的设计家——神所创作的惊人的作品。
哺乳类具有称为横膈膜的肌肉纤维质,哺乳类通过横膈膜的膨胀与收缩进行呼吸。然而,爬虫类不具有这种横膈膜,也不具有任何的有可能进化成为横膈膜的器官。此外,哺乳类具有其它很多爬虫类所不具有的特征。
哺乳类与爬虫类,爬虫类与两栖类具有根本上不同的特征。这就说明了这些不同特征并不是逐渐进化而形成的,而是神在太初就分别创造出了每一种生物,各从其类。
显微镜与信心的眼睛
在没有显微镜的时代,人们只能看到肉眼能够看到的东西,并且认为这就是一切。然而,就是在看起来清澈透明的水中也含有数百、数亿个细菌,很多东西是眼睛无法看见,但确实存在的。并不是能因为眼睛看不见就说不存在。通过显微镜察看事物,要比肉眼看,更能准确地发现更多的东西。
神的世界,信心的世界就像是通过显微镜看到的世界。通过我的想法,我的心是无法理解,无法接纳的。但是通过信心看时,就可以看到以前未曾看见未曾明白的神的世界。大部分的人只想通过自己感受的,想到的,理解的来接受新的事物。相反。知道并认定自己的局限性的人,会通过像显微镜一样的信心的眼睛,盼望着得到属于神的可贵的东西。
「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生成时间:6.2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