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工牧者平安,特别感谢神一起分享神的话语。一起学习一下今天我们所分享的是《士师记》的第十八章,我们所分享的主题是但支派的堕落。我们与这个主题一起来分享一下,感谢神能够帮助我们,非常感谢神。
我们看但支派他是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之一,虽然是一个很蒙福的支派,但是到最后的时候,但支派消失了,不是一个人消失了,而是说一个支派都消失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启示录》7:5-8【犹大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流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迦得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亚设支派中有一万二千;拿弗他利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玛拿西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缅支派中有一万二千;利未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以萨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西布伦支派中有一万二千;约瑟支派中有一万二千;便雅悯支派中受印的有一万二千。】这十二支派当中找不到但支派了,多了一个玛拿西支派,玛拿西是属于半支派,是属于约瑟的两儿子玛拿西以法莲,多出来的是玛拿西支派。为什么玛拿西支派进到了十二个支派当中,而但支派却从十二支派当中消失了呢?在最起初的时候当雅各在祝福自己的孩子们的时候,曾经提到了但支派。
在《创世记》49:16-17【但必判断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虺,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坠落于后。】这是提到了谁呀?但支派。说他干什么呢?他必判断他的民,就是《创世记》49:16-17【但必判断他的民,作以色列支派之一。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虺,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坠落于后。】做道上的蛇,路中的虺,这所指的就是在百姓们所走的路上,他成为了绊脚石,把马蹄咬伤,让骑马都坠落于后,成为蛇成为虺就是拦阻了百姓们的去路。
这说的是在当时雅各说到但的时候提到了这一点,那作为但来说的话,他是雅各的儿子,原来我会判断我的民呢,原来我会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虺会咬伤马蹄。如果说但他能够站在这位置上看一看自己的话,他可能会调整心态。现在之后那我应该怎么生活呀?我面对我的民的时候,我是判断他吗?还是神来判断他,就是不是我来判断他,而是神来判断他的行,就是在这个里边要把我们的判断给除掉,我要拿着神的判断才行。
原来我是道上的蛇,路中的虺,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如果说正确的知道我是道上的蛇路中的虺。那我在面对百姓们的时候,我是成为了绊脚石会拦阻他的。那时候应该把自己的力量给除掉,要把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想做的都除掉以后,就不能成为拦阻者,已经告诉他了。后来摩西在提到但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申命记》33:22【论但说:“但为小狮子,从巴珊跳出来。”】那摩西论到了但的时候说他是小狮子,能够从巴珊跳出来,他能过这样的生活。那么看但他所站在这个位置,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各位牧者的位置,就是一个教会也可能有一天说消失就消失了,说没有就没有了。这是取决于这个教会的牧者的一个信仰,同工的一个信仰。假如说我们各位是教会里的同工教会里的牧者,你有没有想过,就是你的教会有一天消失了呢?一天找不到了呢?我们想会这样吗?也许会也许不会,但是通过但就可以正确的知道我们所走的路是否和但是一样的道路,是否和他走的是一样的方向呢?
约书亚领着以色列百姓去攻打迦南地的时候,因为迦南地是应许的地方,神应许的地方。但凡以色列百姓,他们都能得到这个地方,为什么?因为这是神应许的。那当时约书亚领着以色列百姓去攻打的时候打了很多的城邑,打完城之后就开始分地了。分地,但是属于一个支派的,一个支派,必然要把这个地来分给他。但分地的时候我们看《约书亚记》19:40-48【为但支派,按着宗族,拈出第七阄。他们地业的境界是琐拉、以实陶、伊珥示麦、沙拉宾、亚雅仑、伊提拉、以伦、亭拿他、以革伦、伊利提基、基比顿、巴拉、伊胡得、比尼比拉、迦特临门、美耶昆、拉昆,并约帕对面的地界。但人的地界,越过原得的地界,因为但人上去攻取利善,用刀击杀城中的人,得了那城,住在其中,以他们先祖但的名,将利善改名为但。这些城并属城的村庄,就是但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地业。】
我们看他分地的时候已经分给但支派很多的地方,并且他们也能够去争战,他们亲自争战去攻取了利善,把利善打了下来,这个都没问题,带着他们打完利善以后,把利善改成自己的名字,改成但的名字的,将利善改名为但,就改成自己的。哪有一个是你的呀,即使你争战过来的也是属于神的,神给你的产业神给你的力量神让你得胜的,那么都是属于谁的,属于神的。
那我们各位牧者想一想,就是在你的心里边,有没有想过把你所在的教会当成你的呢?有没有这么想过,会把你所在教会的弟兄姊妹当成你的呢?有没有这样的牧者呢?其实这样的牧者是有的,当成我的,这个教会是我的这个教会也是我的,这个教会也是我的,就当成自己的。虽然说我们嘴上说,哎呀,感谢主吧,都是神的,感谢主都是上帝的,但是在内心当中不知不觉的当成自己的了。
其实当成你的你来负责,当成神的神来负责吗?谁是主人,谁来负这个责任,但是我们有的时候想去抓住,想去改变,想去做点什么。因为在我们内心当中已经把这个当成了自己的,那这个时候我们所在的教会难道没有环境吗?没有问题吗?没有逼迫吗?没有争战吗?是有的。
当争战的时候,应该怎么去面对?我们看当这个但支派他们受到威胁,被攻打的时候,被争战的时候,他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呢?我们看《士师记》1:34-35【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亚摩利人却执意住在希烈山和亚雅伦并沙宾。然而约瑟家胜了他们,使他们成了服苦的人。】
我们看亚摩利人强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们下到平原。他们强行的住在亚雅伦并沙宾,刚才我们读的《圣经》里边在分地的时候,把亚雅伦并沙宾已经分给了但支派。换句话来说,这个是耶和华所赐给你的产业,就是神赐给你的地方。就是当押摩利人过来去攻打他的时候,他应该怎么办?如果他的心里边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这个地方是神赐给我们的地方,这是神给我们的产业,所以任何人都不能给它夺走,任何人都不能把它夺去的,因为这属于神的,我一定跟你争战,争战的话,一定会得胜的,神一定会帮助我们的。因为这是神的应许,但支派其实蛮可以去争战蛮可以去打仗的,但是他们却被押摩利人赶走了,不能够住在亚雅伦和沙宾,就是被赶了出去,可见他们争战过吗?如果争战过的话,神难道不帮助吗?
就像神应许了扫罗作王一样,神应许你作王给了兆头,你是个新人,然后你也会受感说话,神的灵会大大感动。然后你会趁势而做,神会帮助你的。大家看扫罗一直不争战吗?一直不争战,结果神把他从王位上给挪了下去了。那现在但支派也是这样,现在押摩利人过来跟他去打仗的时候,跟他争战的时候,你们走吧,你们不能住在这个地方,你们从这个地方离开。但支派稍微争战一下,这个是神给我们的地方,你凭什么让我们走,应该是你走不是吗?凭什么让我们离开,应该你离开我们怎么可能会输呢?一定会赢的,他没有去争战的心,没有去打仗的心,结果他们都被赶走了,这个地方住不了了。
就是我们今天所读的《士师记》18:1【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寻地居住,因为到那日子,他们还没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为业。】一个支派的人在干什么?在寻地居住,因为他们在以色列支派中还没有得地为业,难道神没有给你们地方吗?神已经给了你们居住的地方,可以生活的地方都给你们了,对不对?仍是寻地居住,难道真的没有地方吗?有,能住的地方很多,肯定是有的。他们其实不是没有可住的地方,而是没有找到更适合的地方。当他们去找的时候,就派了很多勇士去找,结果走着走着。
第七节他们就到了拉亿,当他们看见拉亿城的时候,他们的心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对我们所要找的地方终于找到了,终于看到了就是这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拉亿城,拉亿城特点是什么呢?
《士师记》18:7【五人就走了,来到拉亿,见那里的民安居无虑,如同西顿人安居一样。在那地没有人掌权扰乱他们,他们离西顿人也远,与别人没有来往。】
《士师记》18:10【你们到了那里,必看见安居无虑的民,地也宽阔。 神已将那地交在你们手中,那地百物俱全,一无所缺。”】拉亿城的特点就是什么地方呢?这是安居无虑、百物俱全、一无所缺、地土辽阔、没有人掌权与别人没有来往,这就是他所要选择的地方。大家想如果我们是一个牧者的话,我们想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们想不想过一个安居无虑的生活?教会很安稳,没有什么风浪,没有什么困难,没有什么挫折,没有什么环境,没有什么逼迫安居无虑。我们想不想过一个百物俱全的生活,就是你教会里面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乏,都有的。
我们想不想过一个地土辽阔的生活,我们的教会非常的大,设计的很大地土辽阔,还有无人掌权,就没人管,谁说了算?我们说了算,与别人没有来往,不愿意和别人来往,不想跟别人交流。他们看到拉亿城的时候,他们心里面想:啊,我们就是找这样的地方,安居无虑,百物俱全,一无所缺,地土辽阔与别人没有来往,无人掌权呐。这也许不是一个但支派相找的地方,也许很多牧者都想过这样的生活。
很多牧者都想过什么生活?都想过一个百物俱全的生活,一无所缺的生活,无人掌权、地土辽阔与别人没有来往,什么都有的生活,可能很多牧者都想过这样的生活,都想在这个里边。那这样来说但支派并不是没有地方住,只不过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住,那他想找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就是拉亿城。
原来在他的心里边一直想寻找的是这样的地方,我们心里边有没有想过,我们也在寻找这样的地方,我们也在寻找拉亿城。当他们找到这样的地方的时候,就回去说了:啊,我们赶紧去吧,为什么静坐不动呢?要急速得那地为业不可迟延。回去报告这消息,当时但支派的人特别高兴。
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了,一个支派的人想过这样的生活,一个教会的牧者带领弟兄姊妹们想过什么生活?罗得牧会和亚伯兰牧会不一样?罗得牧会的时候,带着牛群羊群往平原去,去了所多玛,舒服的安逸的没有困难,没有逼迫,没有负担。罗得带着牛群羊群往那地方去,但亚伯兰带着 牛群羊群往山地去。
两个人牧会的方向都不一样,所以罗得所牧会的方向,最终自己也败亡了,都结束了。亚伯兰确是在山上培养了三百一十八个家丁,可以能够跟四个王去打仗、去争战。
我们同样都是牧者,我们牧者所牧会的方向是什么呢?我们所牧会的方向如果是平原的话,那最终只能败亡只能跌倒。如果你走了山地的话,神一定会帮助你的。所以但支派他们走的路跟罗得选择的方向是一样的,人都喜欢过这样的方向,他们不是没地方住,有分给你的地方,你能够拿着信心去保守的地方,能够去争战,都没问题。只不过不想打仗,不想争战,不想过复杂的生活,不想过于原来的生活不想过。
所以一旦有环境问题的时候,哎,算了算了,我不干了,你们干吧?算了算了,我走了,你们来吧。算了算了,我不行了,让给你们吧。那不是让不让的事情,是你不想去面对,不想去争战不想去过一个负担的生活,所以才会选择这样。但支派一直想寻找的就这样的地方,结果找到了拉亿城。
《士师记》18:27-28【但人将米迦所做的神像和他的祭司都带到拉亿,见安居无虑的民,就用刀杀了那民,又放火烧了那城,并无人搭救,因为离西顿远,他们又与别人没有来往。城在平原,那平原靠近伯利合。但人又在那里修城居住,】
但凡有一点想法就可以知道,这个拉亿城,连你们但支派都能攻打下来的意思是什么意思?谁住在那地方都会死的,谁住在那地方都会被攻打,都会死。住在拉亿城的人,一但遭到攻打,他们离西顿远,与别人没有来往,无人搭救。你们都能够把这个城给攻打下来,这就意味着你们居住的地方也会被攻打的呀。你们这个地方也会失败的呀,那还用吗?如果这城有力量的话,你们能攻打下来吗?
你们这么没有信心,不想争战,躲避负担,这样生活的人就能把拉亿城攻打下来,更何况是别人呢?谁都能攻打下来的意思,你住那地方也是死。拉亿城是谁住在这地方都会死的,都会结束的。但支派他们把拉亿城攻打下来了,住在那个地方。但人又在那里修城居住。
《士师记》18:29【照着他们始祖以色列之子但的名字,给那城起名叫但;原先那城名叫拉亿。】又改成自己的名字。之前攻取利善也改成自己的名字,现在又改成自己的名字,这就是他们所过的生活。所以但支派一个支派就堕落了,一个支派走的是这个道路,最终到《启示录》的时候看不见但支派的名字了,找不到了。
我们如果说到最后我们一个教会都没有了,一个教会的方向是由牧者来决定的。这个牧者走什么样的方向,牧者过什么样的生活能决定的。很多牧者想过的生活就是自己保守自己的生活,自己为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封闭起来,把教会也封闭起来,把弟兄姊妹也封闭起来,都成为谁的?都成为自己的。就是不愿意跟别人来往,不愿意沟通、不愿意交流、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成长,把那个教会都变成了拉亿城,这不能称为牧者。真正的牧者不是这样的,真正的牧者首先第一点,他要有罪得赦免的确信,真正的牧会者他都是这样的。
第一要有罪得赦免的确信,就是现有生命,第二还要有信心,就是罪得赦免以后过什么生活?过信心的生活。第三点是过信仰生活,就是说一个牧者首先第一点要确定他的生命,他的生命是否是百分之百的罪得赦免,得救了成为神的儿女了,他心里面有了我是义人的信心,罪得赦免的信心。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再确定他是否有信心,就是是否拿着信心生活,信息是争战的生活、打仗的生活,但支派第一个支派第一点可以确定了,他们从埃及地里出来了,有了生命了。第二点他们不过信心的生活,就是不去争战。一个牧者不去争战的话,那么就失败了。
第三点是信仰生活,因为信仰生活他不是一个人过的,信仰生活他得有教会有牧者,他得有教会才行,有牧者才行,就是一个人他过信仰生活的时候,他没有属灵的引导者,没有属灵的教会来遮盖他的话,他是无法过信仰生活的。一个真正的牧者其实他的信仰生活是有属灵的教会,有属灵的牧者能够遮盖他这才能成长,这样才行。首先得确定有这几点才行,如果没有的话,他是无法成长,再大的教会再了不起的教会,有一天说没就没了,说结束就结束了,只不过成为一个外表的一个空壳而已,不能成为一个实际的。
最终但支派就这么结束了,那么最后谁进去了呢?玛拿西支派进去了,玛拿西支派和以法莲支派是不一样的。因为约瑟他生两个儿子玛拿西和以法莲,我们经常学《圣经》都知道以法莲是什么支派呢?临阵之日转身退后,他其实也是不想打仗,也是不想争战的。所以以法莲支派他是不争战的一个支派,但是玛拿西支派却是一直争战,一直打仗的时候,他最后进到了十二支派当中之一。
因为当时神在应许约瑟的时候,在提到约瑟的时候,他是枝条能够探出墙外的。换句话来说他能够去打仗的,他能够去争战的,并且一个支派的精神,谁能够接续这个精神,谁能够延续这个精神呢?
我们看《创世记》49:22【约瑟是多结果子的树枝,是泉旁多结果的枝子;他的枝条探出墙外。】说约瑟支派,他能多结果子,并且枝条能够探出墙外的,他能过这样的生活。
我们看《约书亚记》17:14-18【约瑟的子孙对约书亚说:“耶和华到如今既然赐福与我们,我们也族大人多,你为什么但将一阄一段之地分给我们为业呢?”约书亚说:“你们如果族大人多,嫌以法莲山地窄小,就可以上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之地,在树林中砍伐树木。”约瑟的子孙说:“那山地容不下我们,并且住平原的迦南人,就是住伯善和属伯善的镇市,并住耶斯列平原的人,都有铁车。”约书亚对约瑟家,就是以法莲和玛拿西人说:“你是族大人多并且强盛,不可仅有一阄之地。山地也要归你,虽是树林你也可以砍伐,靠近之地必归你。迦南人虽有铁车,虽是强盛,你也能把他们赶出去。”】说了,就是你们去攻打吧,山地也可以攻打。
他们虽然有铁车也没关系,你只管去。虽然铁车非常强盛,你也能够把他们给赶出去的,就能不能去打,能够去打,能够去争战的。
《诗篇》78:9【以法莲的子孙带着兵器,拿着弓,临阵之日,转身退后。】以法莲其实他没有去争战的心,当打仗的时候,争战的时候,他们却临阵之日转身退后,所以玛拿西支派也争战,最后他们进到了十二个支派当中之一。
我想我们各位牧者,要不然你走的是但支派的路,要不然走的是玛拿西支派的路,如果走了但支派的路的话,可能最终我们一个教会也消失了,你的牧者也结束了。如果走的是玛拿西支派的路的话,最终能进到十二支派当中之一,我们也能能够蒙到这样的恩典。
所以看《士师记》十八章里边,但支派他们所走的路一直寻觅居住,找到了拉亿城,最终都结束了。所以我们牧者千万不要想着去住拉亿城,千万不要想过着百无俱全,一无所缺,地土辽阔,无人掌权,与别人没有来往,不要过那样的生活,而过着一个信心的生活。一直凭着信心生活向前迈步的时候,神能够帮助我们,特别感谢神。
好的,那么我就分享到这里。
好的,这位牧者好,《马太福音》6:22-23【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我们人有肉体的眼睛,也有心灵的眼睛。那肉体的眼睛是指的善恶的眼睛,心灵的眼睛是指的信心的眼睛。
起初亚当夏娃他们犯罪了,他们吃了善恶果。《圣经》里说吃善恶果的时候,他们眼睛明亮了,那这个善恶果的味道在哪里啊?他不是在口里,是在心里有一个善恶的标准,就是他自己眼睛明亮了,就是善恶的眼睛明亮了,看见什么?看见自己赤身露体就觉得羞耻,然后开始拿无花果树的叶子来遮盖自己。就当看见自己赤身露体的时候,感觉到这个是很大的问题,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得需要去遮盖他。
那其实他们之前也没有穿过衣服,跟神在一起赤身露体也不是问题啊,也没觉得羞耻呀。那为什么现在羞耻了呢?就是善恶的眼睛明亮了。明亮之后看见自己赤身露体了,所以觉得自己羞耻需要遮盖。也就是我们站在神面前,如果善恶的眼睛睁开的话,我们总会看见我们赤身露体,就是我们有罪,我们犯了这个这个罪。所以当我们看见这个时候,我们觉得这个是个问题。所以我们开始努力的想去战胜罪、解决罪,遵守神的律法不犯罪,这都是错误的一个方向,为什么呢?
这个本身你的罪不是问题,而是你觉得你有罪,这个是问题,你认为你有罪,这个是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罪不是你来解决的,你的罪是由耶稣来解决的,就是你无论犯了什么样的罪,这个罪在耶稣的里边都不是问题都能解决,并且是耶稣已经解决了,就是你所有犯的罪,耶稣都解决过了。但是你善恶的眼睛睁开以后,你觉得你犯罪,你觉得你有罪,你觉得我应该守律法努力的不犯罪,这都是你觉得,都是你看的,这就是你善恶的眼睛睁开了,信心的眼睛坏了心灵也坏了,信心的眼睛坏的话,那么你看的角度就不同了,看的角度就不一样了。所以他们善恶的眼睛睁开了,看的就是问题。
我们看《约翰福音》9:39-41【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耶稣跟法利赛人说的,我来了是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叫他瞎了眼。因为前面提到了有生来瞎眼的人,耶稣让他看见了。现在法利赛人他们自己认为自己眼睛没瞎,他们看得很清楚,看得很分明。
耶稣说,如果你们瞎了眼就没罪了,就是因为你们眼没瞎,你们说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生来瞎眼的人,耶稣让他看见,他真的瞎眼了,但是当他睁开眼睛之后,他睁开的是信心的眼睛。用信心的眼睛看自己的时候,我们是耶稣基督里的我,耶稣基督里的我。无论看任何人,你必须把他放在耶稣基督里看,不能放在你的眼睛里去看,放在你的里边去看的话,就是善恶的眼睛,就看见很多的问题。
这个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然后他的脾气也不好,性格不好,这个不好这个不好。然后我们就想着去改变他,引导他、沟通跟他交流,为什么?因为放在你的善恶的眼睛里看了。换句话来说,他无论放在哪里,无论是什么样的,你给他放在哪,放在耶稣基督里去看,放在神的心里边去看,这样才行了。
就像在《诗篇》68:15-16【巴珊山是 神的山,巴珊山是多峰多岭的山。你们多峰多岭的山哪,为何斜看 神所愿居住的山?耶和华必住这山,直到永远。】巴珊山是神的山,巴珊山也是多峰多岭的山,就这个山有神也有峰有岭,神说你这多峰多岭的山,什么意思?我们也有峰有岭,说你看这个山的时候,你是正着看,你是斜着看,如果正着看你会怎么看。这个山上虽然有峰有岭,但是这个山上有神,所以没问题,斜着看怎么看呢?斜着看是虽然这个山上有神,但是他有峰有岭,这就是我们各位牧者看你身边的弟兄姊妹的时候,你怎么看?
正着看还是斜着看,如果正着看会怎么看。虽然他的弟兄姊妹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没问题,为什么?因为他里边有神,所以没问题阿们吧,就是我们在看身边的弟兄姊妹的时候,虽然他有很多问题,但是他有神所以没有问题,这正着看,如果斜着看呢?
虽然这个人有神信神了,但是还那么多个问题,不是吗?还是没有改变,不是吗?还那个脾气不是吗?还那个性格不是吗?这怎么看的呀?这是斜着看,这就是看的角度不同。所以《圣经》说你的眼睛瞭亮,全身的光明了,眼睛昏花的话,全身都黑暗的。就是你信心的眼睛睁开的话,全身都光明了,拿着信心的眼睛看你的时候,虽然你犯了罪了,但是你已经没有罪了,你是义人了。虽然看的说你不完全,可是神说你已经完全了。虽然看见你的时候不圣洁神说你已经圣洁了,就是你能够拿着信心的眼睛看自己,也能够拿着信心的眼睛去看别人。
如果还是觉得自己虽然说我得救了,但是还不行啊,我还有很多的问题,这就是说你眼睛坏了看自己的时候,不拿着信心的眼睛来看,看身边人的时候也是不拿着信心的眼睛来看。所以希望我们各位同工和牧者无论在看自己也好,看身边的人也好,眼睛瞭亮的话,信心的眼睛睁开的话,所有的都没问题。如果信心的眼睛不睁开,那么你眼睛就会昏暗就是善恶的眼睛睁开了,善恶的眼睛睁开的话你看你都是黑暗的,都是问题。所以希望我们同工都睁开信心的眼睛来看,这样就好了。好的,那我就分享到这里。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生成时间:16.5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