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家好!今天也想继续与大家分享马太福音5章的话语.今天是关于饥渴慕义的人。各位,有没有挨过饿呢?大概过多长时间会感到饥饿呢?过一周的话会感到饥饿吗?人呢,如果饮食有规律的人,只要一天不吃东西就会感到饥饿。这里说那饥渴慕义的人们不是因着别的饥饿,而是因着义的缘故饥饿,谁是饥渴慕义的人呢?我是没有义的人,没有良善的人。真的,义人才能去天国,但我这里却没有义,也没有良善。人们呢,实在是被撒旦欺骗了的缘故,在义上饱足的人特别的多。看路加福音10章的话,有一个律法师走到耶稣面说:“夫子,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能说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意思就是我想怎样做就能怎样做的意思,是吧?无论是什么,你尽管说,我会照做的,然后我就能得到永生。只要我守安息日就可以吗?到底做什么?十诫命就可以吗?行善就可以了吗?到底做什么能承受永生呢?你指教我,这样我就可以做到了,有这样的人。各位,刚开始去教会的信耶稣的人们,很多教会的牧师都让行善,要谦让别人,牺牲自己,要为别人而活,不要为自己而活,就这样让人们行善。但有太多的人听了以后就认为:“真的不错呀!我们教会牧师讲道实在是太好,行善那当然好了,所以我要良善地生活。”于是人们就开始想行善了,可能一开始觉得能行善似的,“啊,这样就可以啊,这行善果真是这么好啊。”也爱孩子们,也为家庭,也能够为教会圣徒们。“啊,信仰生活实在是太好了,当初我怎么没这样生活呢?现在我特别能行善。”人们就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是,过不多久以后,开始认为自己行善,但后来却又开始行恶的部分。有一个人呢,想戒烟了,他想:我什么时候开始戒烟呢?啊,再过十天的话,就到新年了,那我就从新年开始戒烟吧。所以他定下心,十天以后就开始戒烟,然后他就买回来十天当中要吸的烟。以前呢,他一天也没抽几根烟,因为十天以后就开始不吸了,所以在这十天里面抽烟也没关系,所以尽可能地多抽一根烟了,因为心想我再过十天就不吸了,不是吗?我就抽这十天。原来一天吸一盒,现在抽两盒了;快到十天的时候呢,一天竟然都能抽上三盒了,吸烟量明显增多了。现在到了最后一天的时间了,啊,这是我最后一盒烟,我再吸最后这一次,就不再吸了,然后他吸了一根。哎,还有一天呢,我再抽一个,又抽一根,我再最后抽一根。就这样比平时抽的两倍、三倍还多。所以呢,不是越来越抽的少,抽烟量越来越多了。终于早晨起来,啊,今天终于到了戒烟的日子了,现在我不再碰着个烟了,我的手已经没有拿烟的时间了,我的嘴唇再也没有叼烟的机会了,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发生,我身上再也不会有烟味儿了,现在我也不再需要特意地刷牙了。从今天开始,我就戒烟了,就这样,给自己狠狠地下了决心。他一整天戒烟了,虽然好几次把手伸向烟盒上,但还是把烟处理掉了,把烟盒一扔忍不住了,甚至想要捡起别人扔的烟棒来抽一口。“啊,我这绝对不行,我今天开始就戒烟了。”到了十二点左右,实在忍不了了。“哎,人的决心也就这样呗。我再也不能抽烟了。”他戒烟了的缘故,现在到了晚上七点了,都快发疯地一样想吸烟了,这也忍过去了,晚上也入睡。“啊,今天真是一天没抽烟度过了,我只要在床上着睡一觉起来,就算今天没有抽了,然后第二天也继续戒烟。”他戒了这一整天以后,第二天早晨一起来,自己也不由自由地叼起一根烟来抽了,点火了。刚点上火,想起来:“哎呀,我不是戒烟吗?哎,我明明戒烟了,怎么又抽上了。哎,这一根烟已经抽上了,那就把它抽完吧,抽完这一根,继续不抽就行了嘛。”所以呢,拿着这颗心,把这根烟抽到烫手为止。然后吃完早饭,到了十二点,实在又想抽烟。“哎,早晨不已经食言了,我已经都违背了,那干脆今天一天都违背得了,然后从明天开始,正式戒烟吧。”于是,又开始买烟,再抽烟,第二天开始又开始抽起烟来。所以从想戒烟的那一天开始,十天以来一直翻倍地抽烟,戒了一天烟,第二天又开始抽烟,所以抽烟量比以往还是更多了,通常戒烟都是这么戒的,大部分的人都这样。所以实际想的时候,觉得只要想戒的时候,戒就行了,那有什么大不了的啊?这周日的时候去教会,也守这主日礼拜,我也会诚实地奉献十分之一,在心里想的是不是那样容易?为什么呢?那是什么时候这样说的呢?因为那时还在抽烟的时候,但这烟呢,开始戒七天、八天、十天,实在是难熬。没想过戒烟的时候,一天也就抽一盒烟,但是想戒烟的时候,从那时候开始,抽烟量就上涨了。人们就开始想了,想戒当然就能戒了,关于戒烟戒酒也是一样。我们改变错误的习惯,错误的罪恶人生,这真正丑陋污秽的生活,并不容易的。但实际上,你没有去做过。彼得说了:“众人虽然跌倒,我总不能,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否认你。”想法是这样,但是一碰见环境的话,我的心就变得特别软弱了。所以我就会去抽烟、喝酒,陷在罪恶当中。但实际上,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大部分人呢,觉得自己想做好的话,都能做好似的。现在这里有一个律法师走到耶稣面前“我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简单来讲,这个律法师认为自己只要想做,无论什么都能做。“啊,把酒戒掉就行了嘛,干嘛还继续喝呀!”“哎,这烟我不喜欢吃,我为什么要犯罪呀?”“说谎有意思吗?说谎是不好的,不能说谎。”我们大部分人都这么想。当我还在这样想法里的时候呢,觉得我能守住这十诫命,也不会犯罪,可以诚实地好好生活。但实际上,我们去行的时候,我们戒烟戒酒,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如今,有很多人想要脱离这种生活而挣扎,这样的人很多,但因为脱离不出来的缘故,痛苦的人也特别多。人们说着大话,觉得自己能够从犯罪行恶当中摆脱出来。耶稣问了律法师了:“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了呢?”他的提问特别有意思,他并不是只问律法上写的是什么,耶稣问:“律法上写的是什么,你念的是怎样呢?”律法上是这样写了,我可以这样解读。意思是律法上写的可以解读为这样的意思,也可以解读为那样的意思,律法上是写的是什么,您念的是怎样呢?虽然律法是这样写了,我可以往这样的方向读,也可以往那样的方向解读的意思。那你是往哪个方向读着呢?是的,不错,律法我们可以往两个方面读,众所周知,十诫命就是律法的中心了。
《圣经》上说我们要守十诫命,《圣经》上说原本神的意思和圣经的意思不是这样的!并不是让我们守律法 、行善,我们是守不住律法的!在真正守律法之前,都会说大话,好像自己能守住似的!但是当守得时候才发现原来是守不住律法的!这时候会发现你的心是多么虚假、可恶、淫乱、肮脏、诡诈。面对律法有两种人,一开始人们觉得自己努力一定能好好守住律法,就能良善的生活,拿着这种想法为了不犯罪而守律法的人,我是真的很肮脏,我受不住律法啊!只能遭到咒诅和灭亡啊!会发现这样的事实。他问耶稣:“谁是我的邻舍呢?”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的时候,落到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服,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偶然有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 惟有一个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那里,看见他就动了慈心,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这里讲了这样的故事。在这里会出现两种人,认为自己能守住律法的人,这个人就像律法师一样实际他没有守过律法,想守律法并且真正守过律法的人就会发现,按照律法我真是可恶的人,律法是那样圣洁,我的心却是这样的可恶,我绝对无法守住律法。我不行,我真的很恶,就会分成这两种人。没有守过律法的人,就那么守就行,不说谎、不偷盗、不奸淫就行了呗!只要孝敬父母、守安息日就可以了!这有什么难的!人们都会这么想。但实际守过的人,我违背了律法,我不行啊!所以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的时候遇见了强盗,他们剥去了他的衣服又把他打的半死,就丢下他走了。这个故事刻画了我们自己的画面,现在这个人因着遇见了强盗,几乎要死的状态,现在要是没有人救他,只能面临死亡。这时祭司从这条路过来遇见他就过去了,利未人也过去了。现在撒玛利亚人行路来到这里,他心里想现在这撒玛利亚人若不救我,我肯定会死了!这个人心里面来临了死亡,已经来临了咒诅。我只能遭到灭亡,这个就是我们人类原本的面目。我们全都像遇见强盗的人一样,也是遇见了叫做“罪的强盗 ”也是已经被打的半死的人,只能遭到灭亡的人,这就是我们。所以这个人心想:现在正要死啊!各位我们为什么会死啊?因着罪的缘故死吗?是因为没有义的缘故死掉。我所行的全都是罪,我没有义我只有受咒诅、要灭亡的罪而已,这样的人心里就是饥渴慕义的人。祭司这么过去了,利未人也过去了,虽然还有撒玛利亚人过来,但她怎么可能救我呢!这个人肯定也不会管我,一会天黑了,旷野和山上会有很多野兽过来,当这些野兽撕咬我的时候,我躺在这里怎么能和它们搏斗呢!现在我会死在这里,我的人生就会在这里结束。这个人遇见了强盗和野兽的状态就是指被罪和恶捆绑的我的面目。所以饥渴慕义的人是怎样的人呢?我这里哪怕有一点点的义才能走到神的面前,我有点良善才能走到神面前,我圣洁了才能走到神面前,当我走到神面前的时候才发现我没有义、没有良善、也没有圣洁。因为我不懂一直以为我是良善、诚实的人,原来我所行的一切都是丑陋、肮脏污秽的恶,发现这一点的人就是饥渴慕义的人。发现自己所行的一切都不是义的人,发现自己是被骗的!我曾经所行的一切都不是真正良善的!我一直说大话认为自己圣洁的生活过来,我只是不了解,原来不是义、不是圣洁、也不是良善,我里面真的没有良善、没有义,这样的我只能遭到灭亡、咒诅,我真是太可怜了!这样的人才是饥渴慕义的人。现在发现自己里面完全没有良善、没有义、没有圣洁以及没有任何美好的一切。耶稣说的话语特别惊奇的是: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饥渴慕义饿死才对嘛!但是他说必得到饱足。到目前为止一直让我们拿着自己的义、自己的圣洁、自己的良善说大话了!现在发现我的良善、我的义、我的圣洁都不是真正的!那个人才是饥渴慕义的人。这样的人会得到饱足是什么意思呢?是要赐给他们耶稣的义、耶稣的圣洁,所以我们需要耶稣的义、耶稣的良善、耶稣的圣洁。但是认为自己是良善的人,会排除耶稣的义。我以为我自己很良善,但发现我没有良善、没有义,我是肮脏的、污秽的!只有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才能得到耶稣的义,能接受耶稣的圣洁,也能得到耶稣的良善。所以经上说饥渴慕义的人一定会得到饱足的!换个方式讲,以为自己有义、良善、圣洁的人,他无法接受耶稣的良善,也无法接受耶稣的义,不能接受耶稣的圣洁。相反知道自己是肮脏污秽、没有义的人,这样的人会真正感受到饥渴慕义,这样的人才会真正得到耶稣的义。能够因着耶稣基督的圣洁而满足,也会成为因基督耶稣良善而喜乐的人。换句话说耶稣把自己所有的义和良善、圣洁都已经给了我们。认为自己是良善的、公义圣洁的人,会撇弃耶稣基督的义,拿着自己的良善,但这只不过是自己良善而已,并不是神看的良善。以前我认为我是良善的、圣洁的、以为自己是公义的,但现在一看并没有良善、我并没有圣洁、我并没有公义,这样的人他会想接受耶稣基督的义。这些内容在法利赛人和税吏的祷告上出现,在关于耶稣的故事当中,这些内容都非常详细的出现。他只教我们如何走信心之路,要引导我们。想的话主的爱不知有多大,相信自己认为自己有良善的人会遭到灭亡。明白了自己里面没有义、没有良善、只有恶的人,这样的心才是饥渴慕义的人。靠着耶稣的义得到饱足,希望借着耶稣的良善能战胜饥饿。希望各位都能借着耶稣的宝血成为义人,感谢大家!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生成时间:0.400秒